富強鑫: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的創鑫之路

富強鑫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王俊賢

圖:富強鑫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王俊賢

在「工業4.0」與「減碳目標」雙軸驅動下,台灣射出成型產業正邁向智慧化與綠色化的深層轉型。整體趨勢聚焦於生產數位化、聯網化與智慧化,並致力將傳統工廠轉型為具備自我調節與決策能力的智慧工廠。台灣整體產業技術發展趨勢著重於以下發展:

  • 首先,射出機與輔助設備透過工業物聯網(IIoT)連網,成為整體製造系統的一部分。安裝於設備上的感測器可即時收集模穴壓力、能耗、產量、不良率等關鍵數據,透過 AI 與大數據分析,實現透明化履歷、MES 監控與橫向決策支援。
  • 其次,智慧產線促成垂直整合,從接單、排程、供料、射出、後加工、品管到物流,全流程銜接於同一數位平台。系統內建 AI 模組優化工藝與品質,管理者可 24/7 掌握狀況並迅速應對。
  • 最後,預測性維護提升整體效能,透過集中監控分析射出機狀態,安排最佳保養時機,避免同時故障。未來可依交期與設備健康動態調整排程,確保效率與穩定。

台灣面對勞力短缺,企業需依賴數位與AI技術減少對人工經驗的依賴,補足技術人力缺口。

一、從設備製造商邁向智慧製造領航者

富強鑫的轉型不僅止於設備升級,更從系統架構、數據整合、感測應用到AI演算法全面創新,展現強大的系統整合能力。透過內部轉型與產學合作,成功打造「iMF 4.0 智慧製造平台」,協助客戶實現數據驅動的智慧工廠。

此平台分為四大核心模組:智慧機械、智慧周邊、智慧製造與智慧管理,其中「智慧管理」整合 MES、WMS、SRM 等數位系統,扮演智慧工廠中樞角色。

二、FCS「iMF 4.0 智慧製造」平台四大架構

FCS iMF 4.0 智慧製造平台四大架構圖

智慧機械|智慧感知與自我優化

FCS 射出機內建多種感測器,能結合 AI 演算法自動識別熔體黏度變異並進行參數補償,穩定產品品質,降低調機時間與成本。未來將推進設備預兆診斷,有效預防故障、提升稼動率與保養效率。

智慧周邊|設備聯網與協同控制

射出機與模溫機、吸料機、冷卻機、機械手臂等設備透過 Modbus、OPC UA、EUROMAP 77 等通訊協定整合,由主機控制器統一管理。代表性應用如「智慧流動平衡模組」,可即時補償多模穴間熔體流速差異,提升填充均勻性與良率,所有設備狀態亦可於 HMI 同步監控,提高效率與故障排除速度。

智慧製造|即時製程監控與品質管理

此模組整合機台數據與感測器訊號,建構「產品履歷追蹤」與「智慧化品質鑑別模型」。前者可記錄每模次製程參數、原料、環境等資訊,滿足高可追溯性需求;後者則透過特徵比對建立良品標準,自動判別良品與瑕疵品,並可結合機械手臂自動剔除,實現無人品檢與智慧控管。

智慧管理|數據整合與生產決策核心

整合 OEE 管理,透過稼動率、效率與良率等指標,掌握產線狀況並分析瓶頸。具備即時工單派工、排程、異常分析、趨勢監控與遠端決策支援等功能。此外,FCS 持續擴展平台涵蓋至 WMS、SRM、EMS 與 EDI,打造一體化智慧工廠。

三、推動智慧製造的策略與成果

全球佈局|技術中心與智慧據點

FCS 於台灣、東莞、寧波、與印度阿美達巴等地共設有五座工廠,並於 2025 年在寧波成立應用技術中心,強化區域支援與智慧製造展示。機台連線數突破千台,積極參與中國 Chinaplas 展、德國 K 展等發表最新成果。

應用案例|智慧化技術落地成果

FCS 開發的熔體變異自適應控制系統,應用於 PP 工具盒製程,將重量變異從 6.65g 降至 2.97g,成型穩定性提升 55%。

在多模穴流動平衡方面,透過感測器與熱澆道補償,PP 方型容器盒蓋熔體流速差異降低 50%,提升一致性與效率。

智慧品質鑑別模型在無模穴壓力感測器下,運用機台數據成功達成 100% 品質辨識率,應用於 PCR 聚丙烯餐盒品質控管,展現高精準度。

台灣凡○康企業導入 iMF 4.0 後,OEE 提升 9%、稼動率提升 7%、效率提升 5%,每台設備年增獲利達 123 萬元,月產能增加 52 小時,顯著提升穩定性與接單信心。

結語|打造智慧成型產業的領導品牌

富強鑫以射出成型專業為根基,融合軟體、感測、雲端與 AI,構築 iMF 4.0 平台,轉型為「智慧製造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」。面對工業 4.0 與 ESG 浪潮,FCS 以平台為核心、技術為動能,打造高附加值、低碳、可擴展的智慧成型產業生態系,為全球客戶創造新價值。

 2025-11-10
線上諮詢
預約報修